如果少了「鎂、維生素D、維生素K」這3位關鍵幫手,鈣不但進不了骨頭;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天喝牛奶、吃鈣片,卻依然骨質疏鬆?營養師陳珮淳在臉書專頁「熊抱營養師|珮淳」指出,只補鈣根本不夠!如果少了「鎂、維生素D、維生素K」這3位關鍵幫手,鈣不但進不了骨頭,還可能亂竄到血管,增加血管鈣化風險。
陳珮淳舉例,許多人以為多喝牛奶就能補鈣護骨,但其實骨頭就像「鋼筋混凝土的工地」,需要完整工程團隊,否則房子再怎麼蓋也不穩。
為什麼光補鈣不夠?
●鈣=水泥砂石:提供骨骼硬度,但不會自己「搬進骨頭」。
●蛋白質/膠原=鋼筋骨架:先搭好骨頭架構,鈣才能填補進去。
●維生素D=搬運工+調度中心:負責把鈣從腸道送進血液,再分派到骨頭。
●鎂=電工/點火器:讓維生素D順利啟動,鈣才真正定位。
●維生素K=封印師/引鈣入骨:鎖定鈣的位置,避免亂跑到血管。
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骨骼工程就會卡關——補鈣效果大打折扣。
南瓜籽可以補充鎂,讓維生素D不「斷電」,鈣能補進骨頭;圖為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骨骼3大「鎖鈣幫手」
●鎂(電工):缺鎂=維生素D「斷電」,鈣進不去骨頭。
食物來源:南瓜籽、杏仁、菠菜、糙米。
●維生素D(搬運工):缺D=鈣吸收率大降,只卡在半路。
食物來源:鮭魚、鯖魚、蛋黃,或多曬太陽。
●維生素K(封印師):缺K=鈣亂沉積血管,骨密度卻沒提升。
食物來源:深綠葉菜(K1)、納豆、起司(K2)。
挑保健品小技巧
陳珮淳提醒,購買鈣補充劑時要特別注意成分,除了「鈣」之外,最好同時含有鎂、維生素D與維生素K,才真正有效。若能分早晚兩次補鈣,吸收效果更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