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師開講─心臟疾病邀請醫師陳韋翔(左起)、醫師潘國利、醫師蕭富致、醫師沃宏達及吳勃銳醫師。(長庚醫院提供)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心跳低於每分鐘60下即屬心跳過慢,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沃宏達表示,目前沒有明確有效的藥物治療方式,需裝置心律調節器,以微小電刺激讓心臟規律跳動,避免昏厥、猝死的可能。
長庚醫院2025「大師開講.衛教講座」首場,今(30)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行,聚焦心臟疾病,邀請陳韋翔、潘國利、蕭富致、沃宏達、吳勃銳等5位醫師,針對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冠心病、心律調節器和糖心腎症候群等,一一剖析。
基隆長庚心臟內科電生理科主任陳韋翔醫師表示,正常心跳每分鐘60至100下,並且不會有自覺。異常過快或過慢,原因可能包括肥胖、藥物、菸酒、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肺病、自律神經失調等,應就醫檢查確認是哪一種心律不整,並接受正確治療。
沃宏達則指出,心跳低於每分鐘60下即屬心跳過慢,可能造成頭暈、昏厥、倦怠無力等。常見原因包括甲狀腺功能低下、藥物副作用、自然老化等。
長庚大師開講衛教講座吸引上百位民眾到場聆聽。(長庚醫院提供)
至於心臟衰竭是需長期控制和監測的慢性疾病,嘉義長庚心臟衰竭中心主任潘國利醫師表示,居家自我照護至關重要。其要點包括:
●監測:每日量體重和血壓,若短期體重快速上升,可能代表體液滯留,需及早就醫。
●藥物:規律服藥,不可中斷或自行增減劑量。
●飲食:限制鹽分和水分攝取,減輕心臟負擔,避免病情惡化。
●運動:適度運動可維持體能,但應避免過度勞累。
●警訊:呼吸困難、下肢水腫、夜間呼吸急促等,須及早就醫。
●團隊配合:積極配合醫療團隊,可減少再住院率、降低併發症。
心臟病中的冠心病又是猝死與中風重要原因。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蕭富致醫師指出,冠狀動脈阻塞,心臟供血不足,會引起胸悶、胸痛,嚴重時造成心肌梗塞。危險因子包括高齡、男性、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缺乏運動、肥胖及家族史。
在慢性疾病中,糖心腎症候群有著三重危機。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吳勃銳醫師表示,糖尿病、心臟病與腎臟病,這三者存在高度交互影響與風險加乘關係。2023年美國心臟學會正式提出「心血管-腎臟-代謝症候群(CKM syndrome)」的概念,在台灣稱為「糖心腎症候群」。強調糖尿病、高血壓、肥胖與慢性腎臟病共同導致動脈硬化、心臟衰竭及過早死亡的惡性循環,並據此提出疾病分期與預後指標。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