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王CTWANT] 近年來,「增肌減脂」成為健身與飲食圈的主流口號,許多菜單甚至直接主張全面戒掉碳水化合物,把澱粉視為減肥路上的最大障礙。但京都堂中醫師林巧薇認為,雖然戒掉碳水在初期可能看見體重下降,但長期缺乏碳水卻會讓新陳代謝減緩、氣血不足,甚至引發暴食反彈,最終不利健康。
根據《美麗佳人》報導,林巧薇指出,中醫理論向來重視「五穀為養」,碳水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若長時間嚴格限制澱粉,會導致脾胃虛弱,進而影響消化與運化,造成水濕堆積,體重反而更難下降。她強調,氣血的生成同樣依賴碳水,若完全戒斷,身體代謝力下降,減重之路會更加艱難。
林巧薇進一步解釋,關鍵不在於拒絕,而是選擇「好碳水」。像是糙米、紫米、黑米、燕麥等全穀類,搭配山藥、南瓜、芋頭等天然食材,能提供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不僅有助於穩定血糖,還能促進腸道蠕動。相比之下,白吐司、精緻麵條等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流失了大量營養素,熱量高、營養低,且容易使血糖快速飆升。
她建議,日常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應佔總熱量的45%至65%,並與蛋白質和健康脂肪搭配,例如堅果、豆類與魚類,才能幫助肌肉合成,保持血糖穩定。足夠的肌肉量才是避免復胖的關鍵。此外,適量攝取蔬菜能增加纖維與礦物質,延緩血糖波動,也能提升飽足感,對體重控制與消化健康都有助益。
林巧薇特別引用《黃帝內經》的觀念,認為東方人體質屬於「木」,樹木要茂盛,必須仰賴良好的土壤;而在五行之中,脾胃屬「土」,消化系統若虛弱,疾病就容易滋生。中醫強調「脾主升清」,因此維持脾胃健全才能確保營養吸收正常,而五穀類食物正是脾胃的主要來源。若擔心穀物造成血糖波動,也可透過荷葉、黃耆等中藥輔助調節。
林巧薇最後提醒,許多人誤以為減重等於「少吃」或「拒澱粉」,但健康的體質需要均衡飲食來維持。與其盲目排斥,不如挑選優質碳水來源,這樣才能讓身體在減重過程中維持活力與穩定,避免陷入短期瘦身、長期傷身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