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減重少吃一餐? 當心沒精神、暴飲暴食 – 自由健康網

by 健康編輯
0 comment


國健署指出,減重少吃一餐可能讓你頭暈沒精神、下一餐暴飲暴食、掉入零食陷阱,甚至因為基礎代謝下降而減少熱量消耗;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想減肥時,第一個念頭就是「少吃一餐」,好像少吃就能立刻瘦下來。國健署指出,這樣的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可能讓你頭暈沒精神、下一餐暴飲暴食、掉入零食陷阱,甚至因為基礎代謝下降,而減少熱量消耗。

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說明,當你刻意省略早餐或晚餐,看似熱量減少,卻容易導致血糖不穩定、頭暈沒精神;胃部空空時,大腦釋放出飢餓訊號,讓你更想大吃特吃,所以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下一餐容易暴飲暴食。

國健署表示,更常見的是,飢餓難耐又難以克制嘴饞,忍不住抓個零食、餅乾、手搖飲、炸物墊肚子,這些食物往往熱量高、營養低,反而讓減肥功虧一簣;少吃一餐飢餓時,身體為了產生能量會分解脂肪,甚至肌肉,長期下來,還可能造成基礎代謝下降,減少熱量消耗,讓身體更容易囤積脂肪。

維持三餐健康減重菜單

●早餐:全穀雜糧(燕麥、地瓜、全麥吐司)+蛋白質(無糖豆漿、雞蛋、低脂乳品),穩定一早的能量。

●午、晚餐:根據我的餐盤,均衡又健康。飯跟蔬菜一樣多(選擇未精製的全穀雜糧,糙米、薯類)+豆魚蛋肉一掌心(魚、豆腐、雞胸肉)+菜比水果多一點+每餐水果拳頭大。

國健署提醒,三餐規律進食,不僅能避免暴食,還能維持正常代謝;選擇清淡少油、低糖的烹調方式,減少熱量攝取。若三餐之間感到餓,可以準備富含水分與膳食纖維的水果(如:芭樂、番茄,一天不超過4個拳頭大小)、小把堅果(一天不超過一湯匙),比零食更健康。

國健署強調,減重時「少一餐」不是長久之計,維持三餐,養成「每餐吃對、吃巧」的長期習慣才是減重正道。吃得均衡,才能真正減脂又維持活力,才是最有效率的瘦身方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