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健康編輯


到了夏季,不少人滿臉油光並且長出大量青春痘。(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高溫潮濕的氣候讓許多人臉上的痘痘問題更加棘手,尤其對於20至30歲的年輕族群而言,皮脂腺分泌旺盛,加上生活壓力與作息不規律,痘痘困擾更是「如影隨形」。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護理美容小組召集委員、資深護理師郭貞君表示,夏季是皮脂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毛孔被油脂、汗水或髒污堵塞了,後續粉刺甚至紅腫發炎的痘痘就更難處理了 。面對夏季痘痘問題,掌握以下四大關鍵,便能有效改善膚況:

溫和清潔即可 過度洗臉反冒油

許多人誤以為夏天出油量大,就該加強清潔。郭貞君指出,這是常見的迷思:「過度清潔破壞了肌膚天然的皮脂膜之後,無法順利乳化的乾燥角質層加上無法乳化的少數油脂,讓你的肌膚出現『角質內乾、自覺外油』的漂油感。過度清潔導致的屏障缺損也會讓敏感肌現象更加惡化。」

一般建議清潔肌膚時選擇質地細緻、非皂鹼成分的潔面產品。加上皮膚醫師常常推薦的胺基酸、燕麥等安全潔淨成分 。選對了洗面乳之後,還要搭配正確的輕柔手法,不過度搓揉,就能在皮脂膜保持完整的狀態下適度清潔皮膚。郭護理師提醒,若是大量運動或流汗後,皮脂膜的水潤狀態很強,此時清水沖洗即可清除已軟化的簡單污垢,保持肌膚通透清爽 。

適度補水保濕 痘痘肌更需要水潤

某些痘痘肌朋友擔心保濕產品會讓肌膚「越擦越油」,或是誤以為「出油量大就代表肌膚不缺水」。郭貞君護理師澄清:「事實上,肌膚水性滋潤補充不足,結果就是本來可以被乳化的皮脂、角質都被卡住,天然保護機制無法順利形成。前者導致油光滿面,甚至讓人誤以為自己分泌了太多油脂;後者除了形成暗沉色斑,還因角質堵塞導致痘痘問題加劇。」

青春痘的朋友選擇產品時除了優先考慮選擇質地清爽、不黏膩,且成分單純,酒精、香料等成分是否安全必須完全考慮的水性保濕或精華液;還要在臨床追蹤中確認成分與配方的劑量不會堵塞毛孔。保養的目的只要確保毛孔與皮脂膜順暢形成即可;夏季保養步驟愈精簡,肌膚負擔愈少。

防曬全面防護 預防痘印形成

紫外線不僅會造成肌膚老化,光熱更會刺激皮脂腺分泌,使角質乾燥。幾個因素相加當然會使痘痘更容易發炎,角質內的發炎色素也沉澱而難以消退。這就是那些酸性美白措施愈用愈乾,結果愈來愈暗沉,美白效果愈來愈不明顯的來源。

為了減少你的皮膚發炎,保護你的角質與色素代謝,郭貞君建議除了考慮防曬乳使用,更應善用帽子、墨鏡、陽傘等物理性遮蔽物;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這段紫外線強度較高時段別在戶外活動。

一定要使用防曬產品的情境,如登山或海邊活動,選用設計較為輕薄、不易堵塞毛孔的物理性防曬成分,並且於日落後善加軟化、完整移除。如果不幸還是堵塞長了粉刺或是痘痘,切忌自行手擠,以免引發後續感染,造成更多的發炎色素甚至留下疤痕。無論如何,肌膚發炎、長痘請盡快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處理。

優化日常生活習慣 從內而外改善膚質!

除了外在的肌膚照護,內在生活習慣調整對於痘痘改善同樣十分重要。

●飲食調整:雖然文獻中高GI值食物對皮脂分泌的正反意見尚未統合,但是瞬間上揚的出油量確實對堵塞毛孔產生壓力;因此避開高糖、高脂、乳製品與辛辣刺激性食物,選用深綠色蔬菜或番茄、柑橘類水果,多多攝取抗氧化劑與維生素(如維生素A、C、E)及微量元素鋅,有助於肌膚穩定與自我修復。

充足睡眠:睡眠習慣經常變動或經常熬夜都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的紊亂甚至失調,進而影響皮膚、皮脂與汗腺的正常代謝。維持每天相同時間的睡眠節奏,保持7至8小時充足睡眠,也對身體機能修復頗有助益。

●避免頻繁摩擦臉部:皮膚的天然皮脂膜具有避免細菌進入毛孔,引起發炎的初步功能。外界環境本來就有常在菌叢(normal flora),手部皮膚當然也有。頻繁觸摸或習慣性擠壓、摩擦痘痘,可能使外在菌叢深入毛孔內,從而加重原有發炎,甚至引起續發性感染,結果就是真皮受損,形成深部痘疤。

●貼身物品清潔:枕套、帽子、安全帽內襯等與臉部或頭頸部密切接觸的物品,應選用不粗糙的柔軟材質以減少摩擦。除此之外,定期清洗或更換以減少皮脂或髒汙累積,也可以避免莫名的細菌感染。

郭貞君提醒,夏日青春痘的照護並不困難,只需要正確觀念,減少過度清潔,別刻意摩擦、擠痘都能避免問題惡化。理解「溫和清潔」、「適當保濕」與「生活調整」的知識內河,就能讓痘痘肌逐步穩定。如果一直覺得自己的清潔或生活方式依舊無法擺脫痘痘困擾,盡早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協助,不要自行嘗試強效產品,才能夠真正留給皮膚休息空間。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8/3 21:20(8/3 21:33 更新)



34歲阮姓男子主張持有博田國際醫院產權,3日凌晨帶約20名自聘保全人員到醫院,要接管醫院經營權與設備,並與院方聘任保全人員發生口角。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有關醫院人員及設備遭人損毀情形,行為人涉嫌違反醫療法第24條規定,將依同法第106條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左營分局提供)中央社記者張已亷傳真 114年8月3日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3日電)阮姓男子今天凌晨率約20人到高雄博田醫院,主張擁有產權、要接管經營權,並與院方保全發生口角;高市衛生局晚間聲明表示,將依法移送司法嚴懲嚴辦,拒絕醫療暴力。

高市衛生局今天晚間發聲明表示,「依法嚴懲嚴辦!拒絕醫療暴力」,以病人安全為依歸,確實保障醫療品質,醫療暴力絕對零容忍。

依據醫療法第24條規定,醫療機構應保持環境整潔、秩序安寧,不得妨礙公共衛生及安全。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衛生局指出,為保障就醫安全,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公然侮辱或其他非法的方法,妨礙醫療業務執行;違反規定者,警察機關應排除或制止;如涉刑事責任者,應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衛生局表示,有關醫院人員及相關設備遭損毀,經警察機關釐清現場監視器畫面及調查相關事證,相關行為人違反醫療法第24條規定,衛生局定依同法第106條處分,有涉及刑事責任者移送司法機關偵辦。(編輯:陳仁華)11408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板橋、中和、永和、新莊等多個行政區都出現「異歧蔗蝗」蹤跡。台北市公共衛生公會理事長翁瑞宏指出,過敏性體質的人還是遠離些,以免過敏發作。(趙漱涵提供)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新北市出現「蝗蟲過境」在板橋、中和、永和、新莊等多個行政區都有其蹤跡,新北市農業局表示,這波昆蟲多為「異歧蔗蝗」,屬季節性現象,非農業害蟲,將隨氣候轉涼或降雨逐漸減少,呼籲民眾無需恐慌,如有困擾可用居家環境用藥處理;不過,台北市公共衛生公會理事長翁瑞宏指出,過敏性體質的人還是要留意勿吸入昆蟲鱗粉,對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可能加劇呼吸道刺激。

不過,這「異歧蔗蝗」闖進新北,在社群上也炸開了,有民眾留言:「在我盆栽裡的是蝗蟲!我還以為是肥蚱蜢咧!」、「『蝗』上駕到,微服出巡!」、「前一陣子媒體報導過非洲蝗蟲災害竟然已至印中邊境⋯⋯如果多應該是得通報吧?」、「電梯間也跑來一隻,我還開門讓牠出去⋯」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指出,異歧蔗蝗是西班牙昆蟲學家伊格納西奧.博利瓦爾 (Ignacio Bolívar)在1912年根據越南河內太原市(Thái Nguyên)採集的標本所描述的物種。這個物種目前的分布主要在中南半島與華南。在台灣的紀錄主要出現在金門、馬祖與台灣本島北部。

是否因西南氣流帶進台灣?顏聖紘說,這個物種沒有長翅與短翅型也沒有長距離播遷的能力與紀錄。所以不太可能自己飛過來。但是否可能因為旺盛的西南氣流被帶來,就很難說。

翁瑞宏說,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社區出現蝗蟲雖然不像蚊子、老鼠或蟑螂那樣直接帶來傳染病威脅,但仍然有需要留意的面向:

公衛師提醒多加防範、注意

●提醒具過敏與呼吸道症狀的民眾,需留意蝗蟲出現時可能造成居民吸入昆蟲鱗粉,對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可能加劇呼吸道刺激。

●無需心理壓力與恐慌昆蟲侵擾會造成居民驚嚇、焦慮,影響社區安寧;因此,相關單位需要加以說明和安撫。

●留心農藥使用風險:政府或農民可能大量使用化學農藥,若未妥善管理,容易造成水源污源和生態破壞。

翁瑞宏建議,公衛單位應與農政、環保與地方政府合作,掌握蝗蟲分布、繁殖情形與潛在風險,建立跨部門因應機制。應持續監測農藥使用量、飲用水與土壤污染情形,並關注社區居民是否有異常皮膚、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紀元2025年08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維芬報導)《女人我最大》官網邀請六月(蔡君茹)擔任8月封面人物,分享她即將步入50歲的心態。她說如果把自己困在外貌焦慮裡,就是落入一種陷阱,現在「心態」成為她的保養哲學。

六月透露自己現在正過著「斷捨離」的生活,不單指物質上,連人際關係上也是。

她進一步解釋:「若覺得跟這個人在一起,負面能量太大的,我就盡量避免,時間太有限了,我只想把它留給最親近、最需要的家人與朋友。」

六月日前圓夢,完成在台師大GF-EMBA(國際時尚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年的進修課程。回顧求學路,六月無奈說:「我其實小時候蠻會讀書,但因為經濟的關係,我沒有辦法再往大學就讀。」

為了彌補缺憾,考上EMBA後,她平日顧小孩,週末趕報告,時間幾乎不夠用,2個小孩抗議:「媽媽幹嘛要讀書?連假日都不能陪我們!」她在畢業典禮上抱走3獎,但她不願求學路止步於此,她透露:「有在考慮念博士,可能先休息1年再去報!」目標瞄準兒童心理學,期待藉由知識更好的教育下一代。

六月(蔡君茹)擔任《女人我最大》官網8月封面人物。(TVBS提供)

六月年屆50仍保持良好的體態,她表示從不刻意節食,維持體態的方法很簡單:「我只吃原型食物,避開高鈉和過度加工。」此外,她集中用餐時間,過了下午5點就不再進食。她曾是運動狂熱者,1週4天羽毛球、2天重訓,直到年初一場呼吸道疾病,讓她重新調整節奏。

現在的她選擇放慢步調,打打羽球、走走路,等身體穩定後,再逐步恢復重訓。面對即將到來的50歲,她淡淡笑說:「我不怕變老,也不怕體態鬆一點。我怕的是,還用20歲的心態,對待即將50歲的自己。」

六月說:「比我早進50俱樂部的朋友很多,明年終於輪到我了!」她回顧之前緊繃的生活節奏,任何事都想要快快完成,但45歲後,她學著放慢腳步,好好生活。

六月為即將到來的50歲下了註腳,「與其擔心年齡的數字,我更在意的是——怎麼讓自己過得舒服、活得健康。」

責任編輯:辛幼安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本報訊】台灣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良好的肌力是維持長者自主生活的重要基礎。縣府社會處與健身工廠馬公廠合作,邀請專業健身教練於馬公市案山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帶領20位高齡志工及長者10堂課,透過規律運動達到增進肌耐力,使長者成功老化。

社會處長期推動長者成功老化相關服務,「成功老化」必需符合4大條件:不失能,擁有健康老年;不憂鬱,擁有正向老年;不依賴,擁有積極老年;有智慧,擁有成功老年。而健身工廠關注銀髮運動,透過運動讓高齡者找到「存在」的意義,活出生命的「價值」。

本次活動由透過專業教練Shawn帶領,由坐姿運動開始,使長者逐漸認識身體,以最安全的方式進行初階肌力訓練,透過循序漸進方式,期待於10堂課訓練後,使20位學員肌肉量提升,同時搭配有氧課程提升長者心肺功能。

社會處表示,本次很感謝健身工廠的大力支持,透過這次民間力量的加入,將社區照顧據點與健身結合,實現健康老化的新模式,也鼓勵長者走出家門,一起到社區運動強化體能。

▲社會處攜手健身工廠關懷據點長者健康。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外泌體療法目前僅是研究階段,不可宣稱療效之外,從診所到施作者都是違法的。資料照,廖瑞祥攝

「外泌體」療法為近年生技市場中備受關注醫療方式,稱可以具有修復組織、活化細胞等能力,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再生醫療雙法,將於明年元旦上路,賦予再生醫療研究發展、技術管理、細胞源頭管理等法源依據;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今(2)日接受採訪,表示現在食藥署僅有核准1項生技公司以人體細胞衍生的外泌體作為化妝品原料,呼籲目前外泌體療法,除了僅是研究階段不可宣稱療效之外,從診所到施作者都是違法的。

外泌體近年在生技市場中備受關注,被認為具有抗老化、再生修復、活化細胞與免疫調節,甚至有成為癌症藥物的能力,但隨著再生醫療雙法即將上路,將能更有效管理再生醫療技術與產品,並且加重罰則,非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或是廣告處200萬以上、2000萬元以下罰鍰。

劉越萍出席台灣精準醫學學會所舉辦的「再生醫療臨床試驗教育訓練課程」受訪表示,現在市面上宣稱有療效的外泌體都是違法,國內沒有核准的外泌體治療行為,尚未完成人體試驗驗證療效,醫療機構也不可宣稱療效,否則違反醫療法,裁處5萬元以上、25萬以下罰緩。現在僅有食藥署核准一項生技公司以人體細胞衍生的外泌體作為化妝品原料。

劉越萍強調,不論是執行施打的醫師或提供產品的廠商,甚至是被施打的人皆已觸犯現行法規,隨著新法上路後,相關的罰則將大幅提升,期望能遏止市場亂象。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懶人包|拚命運動沒效果?真正影響體重的是日常選擇。從飲食順序到睡眠品質,7個關鍵決定你瘦不瘦得下來。

image source: 示意圖/ChatGPT

減重一定要靠運動嗎?不少人一開始就投入大量運動,希望能快速瘦身,但專業醫師提醒,運動對體重下降的影響其實不大。真正有效的關鍵,往往藏在日常飲食、活動習慣和睡眠品質中。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節目《Now生活攻略》中,談到自己過去曾立下目標,希望在八個月內減掉十五公斤。節目邀請家醫科醫師鄧雯心和營養師夏子雯,針對減重常見迷思提供具體建議,也整理出一套飲食與生活作息的實用做法。

少吃不等於會瘦 吃錯東西才是最大阻礙

鄧雯心指出,運動對體重下降的直接貢獻相對有限。很多人努力運動卻只瘦不到一公斤,甚至只要一頓聚餐就將努力成果抵銷。相較之下,控制飲食、穩定胰島素、維持良好的睡眠與增加日常活動量,才是減重過程中的關鍵。

夏子雯補充說明,許多人為了瘦身而刻意少吃,但體重仍停滯不前。這往往是因為攝取的總熱量未達到基礎代謝率,加上吃錯食物,反而造成反效果。像是只攝取奶茶、加工食品或酒精等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影響脂肪代謝。她建議應優先選擇原型食物,搭配均衡的蛋白質、澱粉與油脂,才能輕鬆減重,不必挨餓。

七大飲食建議 減重不再靠憑感覺

鄧雯心與夏子雯在節目中列出七項飲食原則,有助於建立更有效率的減重飲食模式:

●每天補足水分,攝取量以體重乘以30毫升計算,其中至少一半應為白開水。
●調整進食順序,優先攝取蛋白質和蔬菜,澱粉類食物放在最後。
●確保蛋白質與纖維攝取量足夠,穩定血糖波動。
●減少精緻糖與醣類的攝取,特別是含糖飲料。
●細嚼慢嚥,讓消化系統有充分時間運作,促進飽足感。
●學習看營養標示,避開隱藏糖與反式脂肪。
●避免飲酒,因酒精會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脂肪囤積。

重點不是去運動 而是多活動

雖然不靠運動也能瘦,但完全不動仍不可行。鄧雯心表示,對體重過重或關節負擔較大的人來說,初期只要增加活動量即可,例如多走路、站著工作、減少久坐。她強調,刻意運動不一定容易持之以恆,反而是日常活動的累積,更能帶來長期穩定的消耗。

林氏璧也以自身經驗佐證,過去曾赴日本賞櫻,每天行走兩萬步,結果意外瘦了一點。反觀平常生活中,很少有這樣的活動量,顯示日常移動的確具有實際效益。

睡眠與壓力會讓你胖 聚餐無須自責但要補回營養

鄧雯心指出,睡眠品質若不好,會提高胰島素阻抗,影響飽足感與食慾控制,進而造成體重停滯或反彈。她建議減重過程中應避免熬夜與過大壓力,讓身體有足夠修復與調節時間。

至於聚餐是否會影響進度,夏子雯表示,放鬆吃沒關係,不需要罪惡感。但聚餐當下若攝取蛋白質不足、油脂過多,應在其他兩餐中補回蔬菜與蛋白質,達成整天營養的重新平衡。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本文是將2024年8月30日公開的文章重新編輯並發布。
文字及攝影 by 淺田 よわ美

最近的煩惱是,不知道是因為流太多汗,還是因為殘留的護髮油,白天總會覺得頭皮癢癢的。就算花時間洗兩次頭,也總覺得頭皮不夠清爽。這種「總覺得不夠乾淨」和「癢癢的感覺」一直持續著,說是小煩惱,但其實真的挺讓人壓力大的;在這樣煩惱的時候,我想起了「以前用過的一款產品」。當時已經完全忘了,但再次回購之後,發現是大正解。

想要頭皮的「清爽」感

這就是薇蕾德的「迷迭香頭皮清新深層洗髮泥。配合了兩種黏土和竹炭(清潔成分),能深層清潔頭皮

100%天然來源成分,據說能徹底去除日常洗髮無法清除的皮脂堵塞和造型產品殘留物。

個人推薦的使用方法。重點有兩個

使用時與洗髮精或護髮產品相同,先用溫水預洗頭髮,然後將膏狀物從頭皮均勻塗抹至整個頭髮。

此時有兩個重點。首先是使用量!追求清爽感的人,建議不要只用一點點,而是稍微「多一些」。我個人認為適量是500日圓硬幣大小

比看起來更容易延展。不過,塗抹在頭皮上還是有些困難。

迷迭香頭皮清新深層洗髮泥擠在手掌後,不是塗在頭髮,而是直接塗抹在頭皮上,這是第二個重點。

接下來包括整個頭髮,用指尖像按摩一樣,只需用力搓揉頭部。就像洗頭時的要領一樣

塗抹在頭皮上後,由於含有作為清涼成分的薄荷醇,會感到涼颼颼的,這種清爽感非常強烈,讓人上癮

基本上沒有泡沫

香味是苦草本的香氣,既有清爽感,又帶來平靜的療癒氣息。

這種涼爽系的產品,雖然能徹底清潔,但會擔心是否會讓頭皮乾燥,不過這款產品含有4種草本精華,能滋潤頭皮。我通常會在使用後直接洗臉或刷牙,然後稍微放置一會再沖洗(※)

※建議在塗抹後,最多10分鐘內沖洗乾淨。雖然超過10分鐘塗抹在頭皮上不會立即造成傷害,但由於這是一款以沖洗為前提的清潔膏,若長時間停留在皮膚上,可能會堵塞毛孔,對皮膚造成負擔。[引用自官方網站]

沖洗後更加清爽,吹風機使用也很舒適

而這股清爽感在沖洗時會變得更加明顯

按照「先頭皮、再頭髮」的順序徹底沖洗後,比敷著的時候更清涼,整個頭皮都感覺無比舒爽。這股涼感會持續一段時間,連洗完後吹頭髮的時間都變得很舒適。

居然有三合一功效,頭髮也不乾澀

迷迭香頭皮清新深層洗髮泥」不僅能清潔頭皮,還能同時發揮洗髮、護髮的功能,因此無論是想早點睡的夜晚,還是想節省時間的早晨洗髮,都能派上大用場。

在使用之前,我曾想過,即使說是一瓶三效,如果頭髮變得乾澀,最終還是需要用護髮產品吧?但這款產品真的很厲害。僅僅使用這一瓶,頭髮就能變得柔順蓬鬆,手感非常順滑

雖然膏體偏硬,不太明白為什麼可以讓頭髮變得這麼好,但也許是那4種草本萃取的功勞,草本成分真的太神奇了。

雖然有點難塗抹均勻

WELEDA(維蕾德) 「迷迭香頭皮清潔霜」

如果要挑出一點令人介意的地方,那就是質地稍微偏硬。由於是膏狀的,與一般的洗髮精或護髮產品相比,果然還是覺得比較難均勻塗抹全頭

不過,在隨意塗抹於整個頭皮後,使用頭皮刷來幫助推勻的話,就能輕鬆塗抹開來,所以也不算太麻煩。

頭皮護理也變得輕鬆。真的希望大家能試試看…

頭皮上蔓延的清爽感,與過去嘗試過的頭皮清潔類產品相比,顯得格外突出,非常舒適。

真的希望大家都能試試看迷迭香頭皮清新深層洗髮泥, 因此,我也會在有機會時送給熟人或朋友作為禮物。

WELEDA(維蕾德)「迷迭香頭皮清潔」

我自己從第一天使用起,頭皮癢的問題就減輕了,連流汗很多的日子,只要回家立刻清潔,就覺得很安心。

因為不喜歡頭皮癢,我之前甚至避免使用護髮油,但現在已經解禁,髮型設計的自由度也提高了。

而且這罐不只在家可以用,在露營或旅行時也超方便,帶一罐迷迭香頭皮清新深層洗髮泥就能搞定所有清潔護理!

◎本文經 Roomie 日文版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ROOMIE編輯部。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三千煩惱絲,掉髮最頭痛!國人大約有一半的人都曾經經歷過落髮的困擾,但是不少人對於掉髮或生髮存有一些迷思,像是:「年紀大了掉髮是正常的」、「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植髮就能一勞永逸」,究竟是真的嗎?來聽聽專業皮膚科醫師詳細破解常見5大迷思。



「世界落髮日」(8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即將到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特別提醒民眾:落髮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的現象,包括免疫異常、荷爾蒙失調、感染、慢性發炎或藥物副作用等,絕非單靠洗髮精或補品可以解決。出現異常落髮,應盡速諮詢皮膚科專科醫師,釐清病因對症處理,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甚至造成不可逆的頭皮傷害。

落髮影響不容小覷,外觀受損、心理壓力雙重打擊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表示,頭髮素有「第二張臉」之稱,一旦出現落髮問題,除了外觀改變,對患者心理健康也帶來極大衝擊。許多患者長期受困於錯誤觀念與治療迷思,錯失有效控制病情的時機。

皮膚科醫師簡銘成指出,許多病人以為植髮一勞永逸,其實搭配生髮,才是最佳選擇。1位年輕男性,因為年紀輕輕就頭頂稀疏,聽說植上去的頭髮永遠不會掉,想要靠植髮改善外觀。後來經專科醫師評估,發現稀疏的毛囊都還在,只是變得細軟,建議先用生髮療程,之後光禿的區域再用植髮補強,一年後,豐富髮量再現。

落髮可以分為疤痕性落髮、非疤痕性落髮,絕大多數都是有機會長回來的非疤痕性落髮,疤痕性落髮就是頭皮的毛囊受到疾病或外傷的損害,導致無法長出頭髮。而非疤痕性落髮最常見原因有三個,包括:雄性禿、休止期落髮,以及圓禿(又可稱鬼剃頭)。

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陳志強主任還提到,疤痕性落髮誤植髮,反而會惡化。1名中年男性患有「扁平苔癬性禿髮」,屬於慢性發炎造成的疤痕性落髮。因未經診斷直接接受植髮手術,導致毛囊無法存活,術後疤痕擴大,最終需回皮膚科接受抗發炎治療控制病情。

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陳志強主任表示,俗稱鬼剃頭的圓形禿,許多人以為是壓力造成,其實是免疫疾病。1位年輕女性因突發性落髮,自行服用補品與舒壓產品,數月未改善。經皮膚科檢查,確診為「圓禿」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接受免疫與內分泌治療後才逐漸改善。

不是每個掉髮都能植髮,先確診才是關鍵

「有些患者誤以為植髮是萬靈丹,但其實並非每一種落髮都適合植髮。」醫學會指出,若頭皮仍處於發炎期或屬於疤痕性落髮,貿然植髮反而會導致毛囊無法存活、術後失敗甚至頭皮惡化。

因此,建議民眾選擇由皮膚科或具毛髮專業訓練的皮膚外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手術,不僅能提高植髮手術的成功率,也能在術前排除其他不宜植髮的疾病,大幅提升安全性與療效。


植髮就能一勞永逸?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醫師破解常見5大迷思

「世界落髮日」(8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即將到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同步公布民眾對落髮常見的5大迷思。(圖片提供/臺灣皮膚科醫學會)

破解常見5大迷思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同步公布民眾對落髮常見的5大迷思:

1.年紀大了掉髮是正常的→ 錯,有可能是病理性落髮。

2.換洗髮精就會改善→ 錯,診斷才是關鍵。

3.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 錯,不是每一種都會自然好轉。

4.植髮就能一次搞定→ 錯,需確認頭皮狀況是否適合。

5.補品能長髮→ 不完全正確,除非有明確缺乏。

落髮背後可能潛藏更深層的身體警訊,唯有透過皮膚科醫師進行專業診斷,才能選擇正確且有效的治療方式。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呼籲:出現異常落髮,第一時間請諮詢皮膚科,讓專業協助您找回頭皮健康與自信人生。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減肥或延緩性早熟,吃益生菌有用嗎?侯家瑋醫師:5要訣吃益生菌守護健康

減肥節食狂掉髮、冒白髮,怎麼自救?吳明珠中醫師:吃養髮蛋3妙招,幫助生髮

狂掉髮、易疲倦,甲狀腺機能亢進找上門!周宗翰中醫師:保養4要訣、2茶飲遠離甲亢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7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 宋祥霖/高雄 報導】高雄市近日因西南氣流導致山區連續豪大雨不斷,台20線南橫路段多處坍方與便橋封閉,多處山區部落交通受阻,其中桃源區北三里(復興、拉芙蘭及梅山)部落成孤島,在地桃源區衛生所邱孟肇所長心繫部落民眾健康,連日來除先掌握慢性病患用藥、視訊看診,今(2)見雨勢未歇道路仍未搶通,決定背起藥箱親自跋山涉水進駐醫療,原本半小時路程改走山到耗費兩個多小時才抵達,讓等候醫療民眾感動不已。

邱孟肇所長今天是在衛生所及區公所同仁與布農族勇士同行下,背負三大箱藥品,以步行接力方式往北三里前進,由於山區豪大雨不斷,沿途道路坍塌嚴重,歷經濕滑山徑與惡劣地形阻隔,僅能以背負方式通行,途中亦獲公路總局工務段協助,全程以步行接力方式完成任務,同行人員即使雨淋泥濘也持續挺進,一到北三里部落一抵達隨即拿出聽診器,照護部落民眾健康,收到當地民眾歡迎感佩。

衛生局表示,因應豪大雨可能影響,為避免慢性病患中斷服藥,衛生所日前先聯繫在地里長協助廣播,掌握近期需回診領慢性病藥物或不舒服民眾,邱孟肇所長透過視訊看診並掌握民眾原領取慢性處方簽藥物,再由衛生所同仁親自至六龜區健保藥局協助領取藥品帶上山,統計已看診需協助送藥部落民眾有復興里3位、拉芙蘭里5位病患,但因連日雨勢未停歇,道路尚未搶通,所長心繫部落患者,毅然決定背起藥箱,親自進入桃源區北三里部落。

衛生局表示,邱孟肇所長曾獲醫療奉獻獎,在桃源區擔任主任兼醫師已超過20多年,常年駐守高雄市最偏遠的山區,說著布農族語、理解族人生活,用專業與信念陪伴部落度過每一次的風雨,從視訊問診到行動醫療、再到挺進部落駐點服務,多年來以這樣的模式落實偏遠醫療,確保醫療不中斷,即便風雨難測,衛生所醫療團隊以行動守護在地居民健康,展現醫療韌性與在地責任感。(圖:記者宋祥霖翻攝)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