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健康編輯


高三女生疑課業壓力太大「鬼剃頭」,頭髮狂掉、嚴重禿頭。(林煥欽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1名正值青春期的高三女學生,不知何因出現的嚴重落髮困擾,原本茂密的頭髮出現一塊塊光禿區域,致其情緒低落,自信心嚴重受創。

家人帶她到多家醫療機構治療,經抽血檢查與中西醫診斷,並未發現明顯異常,經治療或外用生髮產品,效果皆不理想。求治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林煥欽後,林煥欽診斷出其落髮與氣血不足、肝腎陰虛有關。隨後開立中藥調理體質,並搭配針灸療法促進頭皮微循環,半年後禿頭的情況明顯改善,重拾青春自信。

林煥欽表示,圓禿(Alopecia Areata),中醫俗稱「鬼剃頭」,是常見的自體免疫性落髮疾病,特徵為頭皮或身體其他部位突然出現圓形脫髮區塊。研究顯示發生圓禿與免疫系統異常、心理壓力、荷爾蒙變化及遺傳因素等相關,病程不定,有些患者能自然恢復,而部分患者則需透過適當治療促進毛髮再生。

除了急性圓禿患者,長期病患也可能面臨持續性落髮的困擾。林煥欽說,一名因中風住院的患者,頭頂幾乎光禿無髮,多年來嘗試多種治療,效果亦不甚顯著。經其診斷認為落髮亦可能與氣血循環不佳有關,在治療中風時,另加以頭皮針予以輔助治療,透過刺激頭皮特定穴位,活絡氣血循環,幫助毛囊重新獲取養分,經過數月治療,患者光禿的頭皮開始長出細密新髮,讓病患驚喜不已,重燃對生髮的希望。

林煥欽指出,中醫認為落髮與肝腎陰虛、氣血不足、脾胃失調等因素相關。現代生活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等,容易導致身體內部失衡,進而影響毛囊健康,造成落髮。中醫治療強調標本兼顧,透過內服中藥、外用草本方劑、針灸療法等方式,達到調整體質、促進毛髮再生的效果。

林煥欽表示,落髮問題影響外觀,甚至患者心理健康,但透過適當的治療與耐心調理,仍有機會恢復。中醫透過內服中藥與針灸療法,調理氣血、改善免疫、促進頭皮循環,對於疫後落髮、壓力型落髮及長期病患的毛髮恢復皆有很好效果。

林煥欽提醒民眾若遇到掉髮問題,應諮詢專業醫師,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早日找回健康濃密的秀髮與自信心。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生髮藥物或偏方,而損害毛囊健康,甚至導致皮膚過敏或其他副作用。

林煥欽強調,落髮問題不容忽視,民眾若發現異常掉髮,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避免延誤黃金恢復期。此外,應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如保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量運動,以維持頭皮健康。

高三女生經中醫及針灸治療半年,逐漸恢復生髮。(林煥欽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特別是在乾燥的秋冬季節更容易發生或加重。許多人會發現,濕疹藥膏(尤其是類固醇藥膏)一開始有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似乎變差,甚至出現更嚴重的症狀。為什麼會這樣?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濕疹藥膏的正確使用方式、類固醇的作用原理及副作用,並提供有效的濕疹管理建議。

為什麼濕疹藥膏越擦越沒用?

濕疹症狀包括皮膚乾燥、發紅、癢、起泡和脫屑等,這些症狀常常令人難以忍受。醫生通常會開立類固醇藥膏,以減輕發炎和緩解不適。然而,長期或不當使用類固醇藥膏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1. 抗藥性:皮膚對類固醇藥膏產生耐受性,導致效果逐漸降低。

  2. 類固醇反彈:停藥後症狀惡化,甚至比最初更嚴重。

  3. 副作用累積:包括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問題。

濕疹藥膏的效果取決於正確的使用方法,如果不按照醫囑使用,很可能會陷入「越擦越沒用」的惡性循環。(推薦閱讀:你的類固醇藥膏用對了嗎?類固醇藥膏全攻略:7種質地避開副作用

什麼是類固醇?

類固醇是一種天然激素,由腎上腺分泌,負責調節身體的炎症反應和免疫功能。醫療上常用的類固醇分為3種:

  • 外用類固醇:如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炎等。

  • 口服類固醇:如普利松(Prednisone),主要用於較嚴重的皮膚病或免疫疾病。

  • 注射類固醇:用於局部治療關節炎或肌腱炎,快速止痛。

提醒您:外用類固醇的副作用相對較低,但若長期過量使用,仍可能引發一系列問題。

(推薦閱讀:掌握過敏性鼻炎症狀與治療關鍵,讓鼻子不再當機:避免過敏的4大技巧

什麼是類固醇抗藥性?

類固醇藥膏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身體免疫系統的反應來減少炎症反應。「類固醇抗藥性」是指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後,對藥物產生耐受性,使得藥物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不再有效的現象。(推薦閱讀:準媽咪愛注意!妊娠性蕁麻疹是什麼?醫:8招緩解

類固醇的惡性循迴圈:類固醇上癮>戒斷反應>反彈

濕疹藥膏越擦越沒用?類固醇戒斷好痛苦!類固醇藥膏副作用與反彈不可忽視 – 是新聞網

▲錯誤使用類固醇藥膏,可能就會進入類固醇上癮、戒斷、反彈的惡性循環。

其實一般人不用太擔心類固醇,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會陷入到類固醇的惡性迴圈,如果有按照醫生指示使用類固醇的話,其實類固醇是相當安全的藥物。但如果您使用錯誤,可能就會進入類固醇上癮、戒斷、反彈的惡性循環。不當使用類固醇藥膏可能引發以下問題:

1.類固醇上癮

類固醇上癮是指因長期使用類固醇而導致的依賴現象,常見的發生原因為用量過多、不當使用,過高的使用頻率。例如:一般皮膚過敏、蚊子咬、傷口等全部都擦類固醇,或者後敷一層類固醇藥膏在皮膚上面。

常見的類固醇上癮症狀為:

網路上也能諮詢皮膚科醫師

2.類固醇戒斷反應

當您長期依賴類固醇藥膏,一旦停用類固醇後,可能會出現皮膚燒灼、刺痛、脫皮,甚至皮膚表面呈現亮紅色樣(bright red skin)。戒斷症狀可能維持6~18個月,目前無治療方式可以快速有效的處理類固醇戒斷反應。

3.類固醇反彈

如果您長期使用類固醇造成類固醇上癮,停用類固醇藥膏後皮膚就會不舒服,甚至出現強烈的皮膚反應,例如皮膚血管擴張產生發炎。您可能會以為是藥膏沒有效果,進而用到強度更強的藥膏,去紓緩濕疹的症狀,長期下來甚至合併出現以下並發症狀:

  • 青光眼

  • 皮膚感染

  • 毛囊炎

  • 紅皮症

濕疹藥膏越擦越沒用?類固醇戒斷好痛苦!類固醇藥膏副作用與反彈不可忽視。如果濕疹狀況持續惡化,建議盡早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獲得個人化的治療建議。

避免類固醇副作用4點要遵守

正確使用類固醇藥膏能有效避免副作用,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

  1. 遵循醫囑:使用前仔細閱讀說明書或遵從醫生建議,不要隨意使用強度較高的類固醇藥膏、加大用量或延長使用時間。

  2. 短期使用:類固醇藥膏不適合作為萬能藥,僅在有需要時使用,避免非必時要使用。

  3. 搭配保濕產品:濕疹治療的基礎是修復皮膚屏障,使用保濕霜或乳液能有效改善皮膚乾燥狀況。

  4. 逐步減量停藥:長期使用後,不應突然停止,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量,避免戒斷反應。

強化保濕、改善暗沉、提升彈性,高濃度人類外泌體ExoCore+公主面膜

安全使用濕疹藥膏,減少類固醇副作用

類固醇藥膏是治療濕疹的有效工具,但需要謹慎使用才能避免副作用。如果您發現濕疹藥膏越擦越沒用,應該要立即停止使用,並告知醫生使用類固醇藥膏的情況和時間。了解濕疹的病因、正確使用類固醇,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皮膚保養,能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狀,避免濕疹反覆發作。如果濕疹狀況持續惡化,建議盡早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獲得個人化的治療建議。

濕疹藥膏越擦越沒用?類固醇戒斷好痛苦!類固醇藥膏副作用與反彈不可忽視。如果濕疹狀況持續惡化,建議盡早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獲得個人化的治療建議。

立即預約諮詢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We Get Care有醫靠》聯繫: [email protected]

健康不漏接!歡迎加入《We Get Care有醫靠》社群:

Line:https://reurl.cc/v0DKxa

FB:https://wegetcare.pse.is/5xcjvz

 

 

新聞原文出處 : 

● 濕疹藥膏越擦越沒用?類固醇戒斷好痛苦!類固醇藥膏副作用與反彈不可忽視 《We get care 有醫靠》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早在當選中研院院士前,林昭庚就被國際譽為「中西醫結合之父」,他不僅以實證研究提升針灸治療安全性,更替中西醫創造對話平台,推動醫學進展。

「像我這樣土生土長,從中國醫藥大學大學部讀到博士,幾乎很少有人會當選院士,我很surprise(驚喜)!」七十六歲的新科中研院院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講座教授林昭庚,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總夾雜著三種語言,多數時候使用「下港腔」濃厚的台語,中文則是偶爾輔助的工具,但提到醫學專業名詞時,他又會自然地轉換成英語模式。

 

「中西合璧」的表達方式,恰好是林昭庚一生行醫研究的寫照。他是全國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但近半世紀以來,一直致力於讓中醫與現代醫學對話,提升治療效率與安全性。

 

他運用西醫解剖學與電腦斷層掃描技術所做出的「胸背部各穴位安全深度研究」,是全球針灸教育的必讀教科書;他邀集多位專家合力完成的《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更是讓中西醫首次擁有「共通語言」的工具書,也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重要參考資料。

 

二○一四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林昭庚以「針灸實證醫學在促進人類健康所扮演之角色」為題發表演說,是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首位受邀演講的學者;一七年,他又應WHO邀請,專題演講「針灸列入緊急救援醫療之應用」,在在顯示他的研究深受國際醫學界重視。

 

因此,當中研院七月七日公布第三十三屆院士名單,林昭庚名列生命科學組院士的消息傳出後,醫界多認為實至名歸,只有他本人表示「驚喜」。早在本次當選前,林昭庚甚至婉拒過兩次建議提名,他用台語形容,「要踮腳尖拿的東西,他絕對不會拿。」以此自謙資格不夠。

 

曾在酒家打工,掙錢養家完成學業

 

他的驚喜,或許與不起眼的出身背景有關。

 

林昭庚一九四七年出生在彰化縣秀水鄉,父親是接受日本教育的農田水利會總務長,家境小康。高中時代,他的父親因心血管疾病猝逝,家中六個子女頓失經濟依靠,只能靠母親務農負擔家計。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師大女足教練涉以學分強迫學生參與抽血研究,引發社會關注。立委林淑芬昨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疑衛福部是「始作俑者」,因為衛福部的一分函釋,變相放寬抽血人員條件限制,她更批衛福部,作為人體研究法主管機關,至今卻沒訂出相關行政指導。邱泰源承諾一個月內處理、檢討相關問題。


林淑芬找出衛福部一○一年被詢問若由學校護理人員協助校內研究計畫人員進行人體抽血採樣的適法性,衛福部的函釋卻指,「研究計畫進行人體抽血採樣,非屬醫療行為」,形同將抽血行為排除在醫療法規範之外,導致抽血人員資格限制模糊,質疑衛福部在IRB核准下,等於進行抽血的人沒有任何資格條件的限制,「阿貓、阿狗都可以抽血」。






衛福部並以該計畫的倫理審查委員會(IRB)非其管轄為由,撇清責任。林淑芬質疑,人體研究包括教育部、體育部、國科會甚至農業部,都會提研究計畫,衛福部作為人體研究法的主管機關,卻沒有訂出相關行政指導。


邱泰源坦承,相關函釋確實有檢討空間,承諾一個月內處理修正,避免再發生類似事件。他說,社區研究計畫進行人體抽血採樣,確實存在檢討改進空間,將盡速檢討亡羊補牢,預計一個月內完成;並加強研究計畫行政指導。

採血不等於抽血?台師大調查曝4大疑點待釐清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爭議,但目前此案鮮少研究端的聲音,且仍有4大混淆點待釐清,包括教練與學生的說法為何有出入?抽血…

台師大抽血案 陳培哲:政院跟教部是「遲來的震怒」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霸凌案引起各界關注,教育部昨上午緊急和受害學生會面了解情形。不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直言,行政院跟教育部是「遲來的震怒」;高教工會則批評,去年底事件爆發後,教育部這半年來都無特別作為,演變成出大事才跳出來說要懲處,除對個案重懲外,也應通盤檢討。

綠委:衛福部放任非醫療人員抽血 邱泰源:1個月內檢討

台師大女足教練涉以學分強迫學生參與抽血研究,引發社會關注。立委林淑芬昨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疑衛福部是「始作俑者」,因為衛福部的一分函釋,變相放寬抽血人員條件限制,她更批衛福部,作為人體研究法主管機關,至今卻沒訂出相關行政指導。邱泰源承諾一個月內處理、檢討相關問題。

簡奇陞:教練若誠摯道歉絕對接受 不希望任何人被霸凌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爭議愈演愈烈,吹哨者、足球員簡奇陞昨呼籲,希望各界不要霸凌教練周台英,更不要抹滅過去周師的成就與貢獻;周師若誠摯道歉,絕對會接受。也希望受害者都能透過此次機會站出來。她目的不是撻伐體育圈,而正是因為愛體育圈,希望不要再有學生遭遇類似對待。

北檢扣押台師大血液檢體…教部首次見學生 周台英教練證最重恐被撤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爭議延燒,台北地檢署認為教練周台英涉及強制、侵占等罪,為保全證據,檢調昨天前往台師大扣押尚在保存中的血液檢體、要求學校不得更動現存相關文件、電磁紀錄以及採樣檢體,如違反將究責;檢方並分別向教育部、國科會調取相關資料,不排除近日約談周台英到案。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爭議延燒 北檢今扣押血液檢體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爭議延燒,台北地檢署認為教練周台英涉及強制、侵占等罪,檢方為保全證據,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持…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