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新聞】中方宣布即日起對部分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反制措施。
財政部宣布政府採購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時,應排除歐盟企業參與,在華歐資企業不受影響。至於非歐盟企業提供由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佔比不得超過項目合同總金額50%。
商務部稱因應歐盟上月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公開採購醫療器械,即使中方表示願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處理分歧,歐盟仍一意孤行,構築新的保護主義壁壘,中方決定採取對等限制措施,維護國企合法權益及公平競爭環境。
2025/7/3 15:34(7/3 17:31 更新)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3日電)暑期是出國旅遊旺季,衛福部苗栗醫院提醒,東南亞、中南美洲與非洲等地仍有多種傳染病風險,建議提早預約旅遊醫學門診,做好出國前的健康準備,降低罹病風險。
苗栗醫院院長徐國芳今天表示,旅遊醫學不只是施打疫苗,更包含針對不同國家、旅遊型態與個人健康狀況的整體風險管理。尤其部分疫苗須於出發至少10天前接種,才具完整保護力,建議民眾提早4至6週預約旅遊醫學門診,兒童、孕婦、銀髮族與慢性病患者更是高風險群,不容忽視。
苗栗醫院常態性開設「旅遊醫學門診」,由職業醫學科醫師兼高級健檢中心主任李政剛看診。李政剛指出,旅遊期間腹瀉、蚊蟲傳染病、高溫或高海拔造成身體不適,都是常見可預防的問題,身體萬一出現狀況,國外就醫又不如國內方便,徒增許多困擾與風險。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李政剛說,旅遊醫學門診提供目的地疫情分析及個別醫療諮詢、疫苗注射及建議、出國留學及工作健檢、常備藥物準備與諮詢、旅遊健康護照(給旅行者隨身攜帶),以及回國民眾的疾病評估、治療及追蹤,並可與慢性病照護體系及社區預防醫學接軌,提供個人化的全人照護。
苗栗醫院提醒,無論一般短期出國旅遊觀光、商務會議,或是海外長期的留學、探親、工作、移民、替代役,以及有特殊目的出國(如朝聖、醫療、遠洋漁船)的民眾,都可提早預約旅遊醫學門診,為自身健康風險做好管理。(編輯:吳素柔)11407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025/7/4 17:05(7/4 19:16 更新)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4日電)台電放射試驗室今天與國內核醫放射藥物先驅普瑞默生物科技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首度跨足核子醫學領域,未來可望協助醫療院所建立「核電廠等級」的輻射防護偵測與安全評估機制。
台電放射試驗室有「核安守護者」之稱,自1975年創立,半世紀以來專責核能電廠設施、環境與人員輻射監測,並於核能機組除役後持續堅守崗位。
台電今天上午和普瑞默生技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合推「醫療院所輻射防護偵測與輻射安全作業」,現場由台電副總經理兼核能發電事業部執行長許永輝與普瑞默執行長黃雅瑤代表簽署。
台電透過新聞稿表示,放射試驗室為台灣輻射防護人才與核心技術基地,專責核電廠人員輻射劑量評定、環境輻射監測、輻射儀器校修與放射化學分析等工作,1997年成為台灣TAF(全國認證基金會)首個放射檢驗認證單位。
台電指出,放射室近年力推轉型,於2017年獲衛生福利部第一張食品放射性檢驗認證,更與國際知名檢驗機構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合作,投入放射性食品檢驗;2019年再獲內政部綠建材及原能會輻射防護偵測認證,至今累積4大國家級認證,在建材、化妝品、農產品履歷等檢測領域中努力為民生日常的輻射安全把關。
為持續推動專業技術多元應用,台電將首度跨足核子醫學領域。台電說明,普瑞默為國內研發核醫放射性藥物的先驅,隨著應用於癌症診斷與治療的需求提升,國內各大醫院需更完備的輻射安全評估相關計畫,方能向核安會申請藥物貯存與使用許可證。
台電表示,透過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進行輻射防護專業人員交流,未來可望攜手協助各醫療院所建立更完善的輻射防護偵測與安全評估機制。
台電補充,本次合作有別於以往針對實際樣品與儀器的「檢測與校正技術」,將從核醫作業情境建立相關輻射劑量評估技術,提供輻射防護的最佳化策略,就如同核電廠從設施到人員等各個環節都須制定縝密的監測機制,應用於核子醫學領域則包含藥物運送、貯存與相關人員使用等面向,確保醫療機構符合輻射安全評估最高標準。(編輯:潘羿菁)11407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醫學期刊建議「生活方式調整」和「藥物」雙管齊下,再視情況慢慢減少藥物的量,認真執行飲食運動控制的人,在血糖不傷身體的過程中,自然有機會停藥;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新診斷糖尿病或控制不良的患者最常見出現的反應,是害怕藥一吃就要吃一輩子,詢問「可不可以先飲食運動控制就好,不要吃藥」;對此,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引述《NEJM》2025年糖尿病最新回顧,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生活方式調整」和「藥物」雙管齊下,再視情況慢慢減少藥物的量,認真執行飲食運動控制的人,在血糖不傷身體的過程中,自然有機會停藥。
曾家承在臉書專頁「書米蟲的啃食日記」發文表示,糖尿病佔全球人口的14%,大約每7個人就有1位,危險因子有:過重或肥胖、不運動、年齡、家族史、種族、妊娠糖尿病、其他共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現今已發現超過600個與糖尿病有關基因,但肥胖BMI的影響大於基因。
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家承說,目前除了用藥物控制糖尿病外,正規的非藥物治療有:體重管理、飲食調整、運動。由營養師個別化調整飲食6個月後糖化血色素下降0.3-2%、沒有特定的飲食法被證實特別有效、糖尿病自我照護或常規醫療協助糖化血色素差異-0.6%;有氧或阻力運動對血糖都有益,每週244分鐘中等程度有氧運動糖化血色素下降0.4-1.0%。
曾家承說,如果非常認真地長期執行飲食運動調整,同時又是效果最好的幸運組,糖化血色素最多可以降到2+1=3%;實際一點抓平均值,大概平均可降1.1+0.7=1.8%,運氣不好的,只能降0.7%。因此,如果一天藥量在3-4顆以下的患者,理論上是有可能透過飲食運動達到不吃藥的效果。
但要改變行之有年的生活方式談何容易?曾家承提到,在診間下決心要調飲食運動的患者,最後常常只是含糖飲料少喝一點,一週多運動半小時(持續一個月就停),然後受到誘惑取巧去吃「天然的」保健食品或號稱可降血糖的祕方,最後糖化血色素依然紋風不動。
中醫指出,長夏養生要以養脾為主,可以吃助於排濕的絲瓜、薏仁、綠豆等食物。(資料照)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小暑節氣將至,當心炎熱暑氣傷身!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黃玉芬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小暑,是24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古代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是一年中高溫逐漸增強、濕氣漸盛的時候。她列出有助於防範暑氣的3類食物,如祛濕的絲瓜、健脾的紅棗、養陰的沙參等。
黃玉芬提到,小暑過後,如蒸籠般悶熱的天氣常讓人感到心浮氣躁、食慾不振。不少人在這段時間為了降溫解渴,喜歡大啖冰品、冷飲、生食,容易傷及脾胃,臨床上出現腸胃症狀特別多。中醫認為「春夏養陽」,應順應節氣變化、適當清熱祛暑、養陰健脾,才能安然度過盛夏,不讓暑氣傷身。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玉芬分享,傳統節氣將小暑到處暑之間稱為「長夏」,橫跨7、8月。夏日酷暑容易影響人體生理機能,往往導致體質虛弱的人毛孔排出汗液不暢快,進而引起濕熱,悶在身體裡面,耗損陽氣,導致脾胃功能失調,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食慾變差還不想進食。
她表示,脾胃之氣升發不利,則會出現身體沉重、發懶、食慾不佳、腹脹、腹瀉,伴隨精神不濟、胸悶、頭暈、頭痛、頭重、煩躁口渴的狀況,這稱為「疰夏」。因此,平時素有「氣陰兩虛」或「脾氣虛弱」之人,要特別注意被外界環境變化所引動的情形。
中醫表示,脾胃功能失調會出現身體沉重、發懶、食慾不佳等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排濕:黃帝內經提到「長夏應脾而變化」,長夏養生要以保養脾臟為主,脾胃狀況好,氣的升降出入便能如常運作,全身的津液輸佈及水分代謝才會正常。推薦服用藿香、佩蘭、薏仁、綠豆、絲瓜等。
●養肝健脾:可依著「酸辛化甘」理念來飲食。比如「酸」能收澀,少量不僅能疏肝,還能助長食慾,推薦食用洛神、烏梅、山楂等;「甘味」則能養脾,如酸辣湯(建議勾芡不宜太厚)、山藥、紅棗、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等。
●養陰:暑濕或暑熱久了容易出現氣陰不足的情況,當疲倦、口乾舌燥、汗出多、胸悶感襲來,可以選擇麥冬、西洋參、沙參、玉竹來益氣養陰。
●飲食:避免過量冷飲或生冷食,尤其激烈運動後更需避開。
●空調:不要直吹頭部、腹部。
●穿搭:近幾年流行的露肚裝,也應少穿以免風寒入侵腹部影響腸胃、婦科。
●運動時間:盡量錯開正午高溫期在戶外運動,且運動後應即時補水或補充電解質。
中醫提醒,小暑期間,盡量避免在正午高溫時段於戶外運動,且運動後應即時補水或電解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穴位按摩:
1.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取穴。
功效:開關通竅,清熱解表。
2.風池穴:
位置:位於頸後枕骨下緣、兩筋外側凹陷處,按之微微痠脹可緩解肩膀肌肉僵硬。
功效:緩解頸部僵硬,祛風解表,舒緩頭痛。
3.內關穴:
位置:前臂內側兩筋之間,手腕橫紋上3指幅的高度。
功效:調節腸胃系統,達到止吐、止嗝、消脹氣的效果。另j外,還可寧心安神、寬胸理氣。
4.手解穴:
位置:手掌朝上,於第5掌骨與第4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1寸為手解1穴。手解1穴近端5分為手解2穴。
功效:手解穴為董氏32解穴之一,董氏奇穴的重要穴位,效果神速,是最佳之止痛穴。
2025/6/12 20:21(6/12 21:01 更新)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2日電)世界健身-KY今天宣布,旗下國際特許經營部門與巴西Flag Holding LTDA簽署總特許經營協議(MFA),計劃於未來5年內在巴西開設50家世界健身據點,巴西也將成為台灣、澳洲之後,世界健身-KY的第3大市場。
世界健身-KY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巴西Flag Holding LTDA為執行長艾梅達(Flavia Almeida)所領導,目前艾梅達在巴西戈亞斯州(包括巴西利亞聯邦區)擁有並經營14家World Gym據點,自2012年在巴西利亞開設首家世界健身房以來,艾梅達已將該品牌打造為戈亞斯州的健身連鎖品牌,同時經營高階概念品牌World Gym Pro,提供包括游泳池在內的設施。
世界健身-KY說明,旗下國際特許經營部門與巴西Flag Holding LTDA簽署總特許經營協議(MFA),計劃於未來5年內在巴西開設50家世界健身據點,總特許經營協議簽屬完成後,可授予Flag Holding在巴西其他25個州透過直營或再加盟方式,擴展World Gym的獨家權利,此戰略合作,會使巴西成為繼台灣和澳洲之後,全球的第3大市場,將大幅提升World Gym在南美洲的影響力。
世界健身-KY表示,World Gym International將透過特許經營IT平台、系統、行銷支持及健身房發展諮詢,協助Flag Holding實現擴張目標,儘管該協議條款仍然保密,但World Gym International通常可從其國際特許經營據點,收取開發費、每月特許經營費、設備折扣費以及World Gym商品版稅。
世界健身-KY董事長暨總經理,同時為WGI執行長的柯約翰(John Caraccio)表示,很高興與Flag Holding及艾梅達合作,他們在戈亞斯州的經驗,推動World Gym在巴西擴張的理想夥伴,這項協議是世界健身-KY全球擴張策略的重要里程碑,
艾梅達補充,已收到來自巴西各地潛在加盟商的強烈興趣,希望經營擁有成熟系統與IT支持的World Gym品牌,目前已有數項加盟協議即將完成。(編輯:張均懋)11406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衛生局進行化粧品標示廣告查核,去年查獲85件違規化粧品廣告,總裁罰金額達426萬元。(衛生局提供)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化粧品網購風行,部分業者為吸引消費者目光,頻以誇大或不實療效進行宣傳。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今天公布去年查獲85件違規化粧品廣告,總裁罰金額達426萬元,其中一款洗髮露更因宣稱具有「改善掉髮」、「促進生長速度」等醫療效能字眼,違反「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遭市府重罰60萬元。
食安處強調,化粧品僅供外部使用,僅可用於清潔、保養或美化,絕不得宣稱具有醫療效能。
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安處指出,去年查獲案件中,以網路廣告最為普遍,占比高達87.1%(74件),其次為電視與廣播廣告占12.9%(11件),違規商品以乳霜、面膜、洗髮精、精華液等為主,常出現「抗過敏」、「消炎修復」、「促進膠原蛋白」、「除皺除疤」等違法字詞,且部分產品雖添加中草藥成分,業者卻引用「本草綱目」內容宣稱「具殺菌、消炎、治療效果、達到醫美級效果」,嚴重誤導消費者。
食安處表示,近年網購與社群行銷盛行,不少業者透過IG、LINE、蝦皮及各類網路平台自行轉售化粧品,常使用的行銷手法,包括使用前後對照圖、消費者見證影片等,甚至直接轉載廠商文案、任意引用國外研究或報告,試圖營造產品具明顯功效的印象。
化粧品常見不適當宣稱。(衛生局提供)
食安處提醒,化粧品廣告不得含有虛偽、誇大或宣稱醫療效能等內容,違者將依法處分;若涉及虛偽、誇大者,可處4萬至20萬元罰鍰;若涉及宣稱醫療效能,則可處60萬至500萬元罰鍰,相關法規與廣告刊登例句,可至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查詢。
食安處持續強化各媒體平台的廣告監控,也針對化粧品廠商與媒體業者辦理法規講習,課程中說明業者如何撰擬合規的廣告文案,提醒宣傳內容所引用資料必須具備客觀、公正且能證明「產品」施用於人體有效的試驗數據,不得僅以成分資料作為佐證。
一到炎熱的夏季,不少人的皮膚便會出油、毛孔粗大,相當惱人。(圖取自PhotoAC)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期台北市可能出現攝氏36度以上高溫,加上悶熱的天氣,不少人的臉部大量出油,粉刺爬滿整張臉。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這代表「體內太熱」,建議透過4大生活保養來調理體質,進而改善肌膚。
周宗翰在臉書粉專「口鳥鳴大夫x周宗翰醫師」分享,夏天一熱,滿臉油光,T字泛油、毛孔粗大、粉刺冒不停——不是洗面乳不夠貴,是你身體在提醒你:「裡面太熱、排不掉」。很多人以為皮膚出狀況就是保養品沒擦對,其實你可能是濕熱體質卡在那裡,越清潔越出油,越控油越乾燥,不從根本改,膚況不會好。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醫怎麼看夏天出油?周宗翰認為,「出油=身體的水+熱失衡」。特別是肝火旺、脾濕重的人,一吃甜、一吃炸,臉上馬上炸開。加上情緒壓力一多,火氣上來,臉部循環變差,就容易長痘、暗沉、膚色不均。
周宗翰提供日常生活保養處理:
●飲食降火:像是金銀花、薏仁、決明子這類食材,有助於降火氣、排濕氣、幫助代謝廢物。
●調整作息:你需要的不是洗臉機,是回歸正常飲食+好好睡一覺。
●平衡體質:會發現不用多做什麼,皮膚自然變細、出油變少,整體膚色也透亮起來。
一到炎熱的夏季,不少人的皮膚便會出油、毛孔粗大,相當惱人。(圖取自PhotoAC)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期台北市可能出現攝氏36度以上高溫,加上悶熱的天氣,不少人的臉部大量出油,粉刺爬滿整張臉。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這代表「體內太熱」,建議透過4大生活保養來調理體質,進而改善肌膚。
周宗翰在臉書粉專「口鳥鳴大夫x周宗翰醫師」分享,夏天一熱,滿臉油光,T字泛油、毛孔粗大、粉刺冒不停——不是洗面乳不夠貴,是你身體在提醒你:「裡面太熱、排不掉」。很多人以為皮膚出狀況就是保養品沒擦對,其實你可能是濕熱體質卡在那裡,越清潔越出油,越控油越乾燥,不從根本改,膚況不會好。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醫怎麼看夏天出油?周宗翰認為,「出油=身體的水+熱失衡」。特別是肝火旺、脾濕重的人,一吃甜、一吃炸,臉上馬上炸開。加上情緒壓力一多,火氣上來,臉部循環變差,就容易長痘、暗沉、膚色不均。
周宗翰提供日常生活保養處理:
●飲食降火:像是金銀花、薏仁、決明子這類食材,有助於降火氣、排濕氣、幫助代謝廢物。
●調整作息:你需要的不是洗臉機,是回歸正常飲食+好好睡一覺。
●平衡體質:會發現不用多做什麼,皮膚自然變細、出油變少,整體膚色也透亮起來。